为深入贯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评价,我院 2025 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工作近日圆满收官。各院部紧扣产业升级趋势与发展方向,严格对标专业标准新要求,聚焦 “五金” 建设核心任务,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精准锚定产业需求、企业岗位设置、行业职业标准及岗位工作过程,广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校指导,为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订提供了坚实保障与专业支撑。
医护学院

6月26日,医护学院在天鹅湖校区召开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高超杰,医护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弛出席会议。会议特邀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黄河三门峡医院、市中医院等10余家医疗机构的18名资深专家,与教研室主任、教师及毕业生代表共同参会。会议由医护学院院长张永红主持。
高超杰致欢迎辞并强调,人才培养方案需紧扣“健康中国”战略,立足豫西医疗健康产业需求,构建“医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他要求修订工作需要聚焦国家卫生战略、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提升人才质量与适应性。
会上,张弛介绍了院部办学成果,各专业负责人汇报了方案制定进展。与会专家结合行业前沿深入论证,达成核心共识:一是将“健康中国”要求融入培养全过程,强化创新能力与技术技能;二是优化课程体系,顺应智能化、精准化趋势,增设数字化医疗、健康管理等前沿内容;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促进教学与临床无缝衔接。
体育学院

6月20日,体育学院在院部党员活动中心召开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雪冰出席,体育学院院长曲扬主持。特邀市教育局屈景康、区教体局李雪玲、市外国语小学邢刚斌、嘉龙武馆沈宗鹏及毕业生代表卫勇琪任专家,相关教师与会。
张雪冰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性,指出专业建设须紧扣“体教融合”与“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卓越中小学体育教师,适应“双减”下复合型人才需求,实现“守正创新”。
专家积极建言:体育教育专业应深化传统与现代健身融合,优化课程衔接与学分,强化信息化教学与跨学科融合,增设赛事策划课,提升综合能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需强化“大单元教学”助力入职,加强跨学科融合,拓展新兴项目与安全防护。
曲扬总结并提出,院部将会充分吸纳专家意见,优化方案,确保符合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输送优秀体育人才。
建筑工程学院

6月25日,建筑工程学院召开2025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黄世谋、教务处邢爱英、建筑学院党总支书记乔改伟及党政班子、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参会,并特邀7位行业企业及院校专家指导。
会议聚焦建筑工程技术等八个招生专业的方案修订。专业负责人汇报了新方案亮点,如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一主线、二强化、三融合、四构建”模式、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三阶段三融合一贯通”模式等,体现产教融合与创新特色。
与会专家建议:紧跟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科学配置课时;课程体系贴合地区实际;完善岗位培训;加强智能专业消防能力培养等。专家原则性通过八个方案,并对课程优化、目标更新、强化实践(≥50%)、调整学分(选修≥10%)等提出完善要求。
黄世谋总结强调:一要坚持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思政;二要课程重构遵循“四维渗透”原则,融入新兴技术;三要充分吸纳意见,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建筑人才。
乔改伟致谢并提出院部将认真吸纳专家建议,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本次论证会为建筑工程学院科学制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建筑人才。
师范学院

6月26日,师范学院召开2025版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学院副院长万平到会指导,师范学院院长任安忠主持。会议邀请市阳光小学校长刘梅玲、湖滨区教体局师训科科长李雪玲、市基础教研室副书记赵嫩芳等专家及毕业生代表、专业教师参加。与会专家就课程优化、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等深入研讨,提出建设性意见。
万平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提出四点修订建议:一是严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底线,同时立足区域需求打造特色;二是课程设置兼顾就业岗位能力与学生升学需求;三是统筹专业群建设,落实“六统一”,明晰专业课边界;四是守正创新结合,传承好师范生基本功培养优势,改革培养模式与内容,推进“G-U-S-S”培养模式。
任安忠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根本性和指导性文件,本次论证旨在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职业标准。各专业负责人汇报了修订情况。
院部将充分吸纳意见,优化完善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信息传媒学院

6月27日,信息传媒学院在天鹅湖校区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河南崤云信息、河南环宇博创等10家省内信息类龙头企业专家应邀参会。教务处邢爱英、信息传媒学院院长侯枫、副院长梁利亭及各专业负责人、教师与会。
各专业(群)负责人汇报了方案定位目标、课程体系等核心内容。与会专家结合行业前沿、企业需求与人才成长规律,对方案目标、证书、课程体系等深入研讨,提出前瞻性、操作性建议。
会议强调方案制定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对标国家新标准,创新模式提升质量。一要加强认识,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服务领域,打破专业壁垒,聚焦学生能力培养;二要深化专业群理解,厘清逻辑定位,审视课程体系;三要强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创新育人模式融入思政元素。需加强专业协同、突出优势、建立动态优化机制科学制定方案。
本次论证会为信息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了关键支撑。侯枫动员全体人员要认真落实专家建议与学院领导要求,优化方案结构,强化产教融合,高标准推进院部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工作。
智能智造学院、汽车学院

为科学制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学院近日在天鹅湖校区召开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论证会。河南科技大学仲志丹教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王东辉院长、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刘心院长,宝武铝业肖杰副书记、洛阳轴承研究所李文峰高工等校内外专家出席。教务处、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会。
会议强调,新版方案须遵循国家职教精神,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对标新国标,创新模式提质量。并要求:强化产教融合与课程思政;围绕专业群构建方案;分阶段融入数字素养。
会上,相关专业负责人汇报了方案依据、目标、课程体系及保障措施。专家结合了产业需求与企业标准研讨建议:深化产教融合实质落地,提升课程岗位匹配度;依据“双高”标准对接产业链,明晰课程边界;推动专业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及安全意识,促进校企衔接;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资源。本次论证会为科学制定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
经济管理学院

6月26日至27日,经济管理学院召开了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电商、营销、旅游、物流、大数据与会计领域行业专家及优秀毕业生代表受邀参与了论证会,院部领导及相关专业负责人出席。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帆致辞强调,数字时代商科人才培养须紧扣“新商科”,融合信息技术与商业实践,重点培育数字化运营、新媒体营销、智慧旅游管理等能力及职业素养。
专业组研讨后形成了一系列建议。电子商务组建议增设AI商业应用、跨境直播电商课,强化数据运营、短视频实战能力;旅游管理组建议融入沉浸式体验设计,加强智慧酒店实操;大数据与会计组建议增设《运筹学》、引入企业专家教学(毕业生强调实务操作);物流管理组毕业生建议增加《物流信息技术》学时、引入企业软件教学。
院部党总支书记孟媛总结并提出本次论证会凝聚了行业智慧与一线经验,各专业须立足区域经济,要将“岗课赛证”融通全程,转化新技术新标准入教学,为精准锚定数字时代人才培养路径、科学制定2025级“新商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关键支撑。院部将系统梳理并落实专家建议,加速推进“岗课赛证”融通与新技术转化,全力保障契合区域现代服务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食品园林学院

6月25日至27日,食品园林学院在天鹅湖校区召开了食品药品类、化工冶金环境类及园林技术专业三场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食品园林学院院长辛峰主持会议,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及专业教师代表参会。
论证会上,各专业负责人汇报了方案修订思路、课程架构及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匹配度。与会专家及教师结合产业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对食品智能加工技术、园林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应用化工技术、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9个专业方案进行深入论证。专家一致认为方案目标定位准确、课程体系合理、产教融合特色鲜明。
专家同时强调,职业教育根基在产业,核心在育人,必须加强学生思想引导与专业基本素养养成,重视资格证书获取,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同频共振。
食品园林学院将吸纳专家意见,强化素养与证书获取,紧密对接产业,切实培养“用得上、沉得下、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本次系列论证会的召开为各院部2025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保障了方案的系统性、标准性与专业性。下一步,学院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五金”建设核心,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提升学生核心技能为着力点,通过项目化教学深化工学结合,以证书为标准来衡量技能水平,着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兼具精湛技艺与优良职业素养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